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智库专家

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双传学|辩证的中道:媒体边界“破”与“立”

发布时间:2023-11-30 21:21|栏目: 智库专家 |浏览次数:

2023-11-30 17:05:00  来源:传媒观察杂志

辩证的中道:

媒体边界“破”与“立”

双传学

“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这一重大论断和战略部署,为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万物皆媒、万物互联的态势不断演进,大舆论场上“无界性”“难控性”等特点日益突出,而媒体边界的“破”与“立”将直接影响舆论引导的难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宣传工作顾大局,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事物发展的主流,以此来确定宣传的重点,解决好‘边界’问题。”①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关键,就是对新闻舆论工作的边界内涵进行更为科学、精准的厘辨,把握好“破”与“立”的辩证关系,从而切实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更好地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把牢主流媒体的价值边界。随着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新闻行业的传统边界处在不断融合、消解又重建的过程中,重构主流新闻范式、重塑主流媒体影响力可谓正当其时。面对传播领域中日益突出的“跨界”“临界”“无界”“越界”等现象,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辩证的中道”,②既要重构价值边界,又要拓展传播边界,把握“破”与“立”、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化挑战为机遇,不断开辟舆论引导新渠道。新技术、新媒体已然彰显对主流价值观念的建构与解构这一“双刃剑”效应,技术迭代更新的背后,往往意味着话语权、舆论制高点的争锋。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新要求,保持政治定力,提升算法素养,理性认知和把控新技术的效能边界,使“算力”产生正向引导力和生产力,让正能量、主旋律传之弥久、播之弥远。

塑造凝聚共识的大舆论格局。不立不破,“立”是辩证关系的根基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要确立正确舆论导向,解决好边界问题。首先,我们要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坐标定位,对边界内涵进行科学、精准的把握。要科学把握“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辩证看待“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充分辨析新闻的真实性和真实的复杂性,正确认识主流和支流、成绩和问题、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全面、客观、理性地看待社会现象和发展趋势,精准把握新闻舆论工作的边界尺度。其次,在“四全媒体”新趋势下,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拓展大舆论宣传格局,成为新型主流媒体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要加快建设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抢占舆论引导制高点,化“最大变量”为“最大增量”。同时加强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各部门的密切合作,在思想舆论领域不断“壮大红色地带、压缩黑色地带、转化灰色地带”,塑造凝聚共识的大宣传、大新闻、大舆论格局。

践行“一盘棋”的大融合理念。不破不立,“破”是辩证关系的生机所系。新型主流媒体应积极打破传播边界,探索由表及里、由内而外、从窄到宽的大融合,建设全社会共建共享的全媒体、融媒体、智媒体,更好地发挥导向和旗帜作用。首先,以智能+,实现从“融媒”到“智媒”的迭代演进。智媒时代,媒体融合将实现从“相加”到“相融”的真正跃升,生产出来的信息产品不仅可看、可听,而且可触、可感,还能实现智能、精准的“信息找人”,助推舆论引导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其次,以传媒+,实现从“窄融合”到“泛融合”的产业拓展。我们应敏锐把握“一盘棋”大融合发展理念所带来的新一轮政策机遇,加大与社会各界优质资源的合作深度、广度和力度,打造“传媒+”的泛媒体产业圈和生态链。再次,以互联网+,实现从“被动赋能”到“自我使能”的队伍建设。破除体制机制壁垒,激发内生动力,鼓励员工勇于自我突破,成为满足融合发展需求的复合创意型人才。

厘清边界内涵,有助于拓展媒体深度融合的现实路径。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就要不断打破认知边界、勇于扩大能力边界,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真正筑牢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作者为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和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8:310.

②贺来.“边界意识”:当代哲学“和而不同”的哲学智慧[J].天津社会科学,2006(04):16-21.

 

标签:
责编:缪钦 崔欣

Copyright © 1994-2024 江苏省公共关系协会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电话:(025)86667579/ 13305152879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南路321号现代大厦22楼2203 备案号:苏ICP备20004949号-2